2008年8月24日星期日

明天就要去生活营

本来以为生活营不是退修会,没有那么stress,起码不用晨更,没想到,这次在暑假的生活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往生活营太轻松的关系,居然开始晨更灵修了!我和老婆都因为参加了两次退休会,觉得晨更太不利于休息,本来好好的“退修”,变成了培灵会,所以决定今年的退休会不参加,自己出去旅行,所以选择参加很轻松的生活营。

难道要怪自己参加生活营太迟了,现在生活营也变革,向退修会出发吗?作为一个自以为很虔诚的基督徒当然不会怕,本来觉得因为生活营没有晨更,自己更加要自觉的保持灵修,所以本来想今天刚刚好开始《约翰福音》细读,去到生活营继续,这样一来就要带上三本不同版本的圣经了,也觉得没有关系,乐意的很。

但是这次又是做组长啊!以前也做过组长,因为没有经验,被组员气得差点哭出来,这次一定要预备好啊!现在就想到底四个早上要怎样带领晨更好呢?有什么经文比较合适?营会的主题是明确的,虽然眼下忘记了,需要配合主题预备晨更吗?有一整天要和老婆一同配搭带领诗歌,这几天都没有好好和老婆一起祷告呢!

我想到了四个早上,不如找一些四篇就读完的经文,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路德记》,不知道到底合不合适;或者《腓立比书》?还不知道,想问一下阿泉有什么想法。什么预备都没有,今晚本来想今晚解决Harry Potter的,看来不得不放下来了。还有我差一点就读完的Innovationsmanagement,一定要完成再走!

20:10

觉得体力会来了,精神也比之前好一点了,就想要开始预备该做的事情了,譬如,营会的主题,如何在第一个晚上破冰,让大家彼此认识?灵修,晨更,主题应如何呢?好吧,打个电话给主席小叶子吧。

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

这次营会不但形式向属灵方便靠近了,也真是为小组长们着想,连营会的流程、灵修的主题经文甚至连讨论问题都印在小册子上!哇!感谢主!耶和华以勒!除了祷告,好像准备功课已经做的8899了!yeah!真的大喊感谢主!神的预备真的超乎所求所想!呵呵,今晚还是可以照计划完成Innovationsmanagement的,感谢主!

昨天和翔宇出去骑自行车

照片随后附上

2008年8月12日星期二

推荐《我生长于耶和华见证人之家》

“基督教和耶和华见证人是否一样?”

几乎每一个基督徒都或迟或早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又应该如何回答呢?

和很多其他的弟兄姐妹不一样,我在柏林差不多5年的时间里面,几乎没有受到耶和华见证人的“骚扰”,这也值得感谢主的。我的两次和耶和华见证人(以下简称“耶见”)面对面的“交锋”都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开始而且结束,个人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个容后再说。

书的内容

对于耶见的认识,由于很少碰到,所以绝大部分都是从书上看到的,还有上过陈老师的护教学。虽然当我看这本书之前我能说出一些东西来,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办法更加不可能去找上耶见的人去了解,我只能从更多的书面资料去了解,那时侯也是的,网上其实很多,不过网络上的资料也是多数难以分辨。

我看过从中文图书馆那里借来的《耶和华见证人的真相》,这本书很短,我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看完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真相”并没有能帮助我,里面只是列举一些诸如耶见的人如何翻译他们的圣经,和我们圣经神学里面所述有何不同而已。这些内容对于研读神学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系统的比较。

但是所谓“真相”对于我来说最吸引的在于,为什么我能看见一些老太太经常站在U-Bahn站口处免费派发《守望台》之类的杂志,很多人说碰到耶见的人经常登门拜访“传福音”和“分享圣经”。反观在正宗的基督教会里面,我们有多少人会做这种事情?龚老师专门训练我们“敲门传福音”,我们也做过一次两次,但是为什么在小组当中这种敲门传福音的方法这么难在“正统”(相对于“异端”来说)的教会活动当中开展呢?之前我们教会有每个星期在TU摆书摊,现在已经不了了之一两年了。为什么呢?

这些“敲门传福音”和“摆书摊”的活动我也参加也组织过。深有体会,很难。难不止在于登门拜访时候所需要的勇气,圣经知识等,难在于越过自己的心里门槛,迈出去。那么,为什么耶见的人能够这样子“乐此不疲”呢?他们背后的原动力在于什么地方呢?

这是我之前谈到的《耶和华见证人的真相》这本书所不能提供给我答案的。

然后在无意中我发现在我们教会图书馆有这本书《我生长于耶和华见证人之家》。作者乔赫维特(Joe Hewitt)牧师的同年在耶见的环境下长大,自小就被训练要在人面前做见证;但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到“神”是什么,却是在童年一个家庭聚会上,邻居的爸爸做谢饭祷告的时候,他感觉到这个父亲是真正于神有个人关系的人;稍微年长,他去到一个耶见“在真理中”的农场主家里打工,看到一些虽然号称“在真理中”的耶见也是没有什么好的见证。

从此他减少去耶见的聚会,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在美国各处流浪工作,当中也遇到为他祷告的一个基督徒老太太;他和一个基督徒结婚,但是婚后多年才真正悔改信主,再多年之后通过神学院的训练,成为一个牧师。

书中有接近一半的内容描写作者的信仰历程,另一半则如《耶和华见证人的真相》一书一样从神学角度阐述耶见的信仰谬论,却不是单纯的神学教导,乃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所以读起来有血有肉,不会枯燥。



读后

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一次我们去朋友家里吃饭,就碰上开篇地方的问题。我之前跟耶见接触,我说请你回去看看《以弗所书》多少章多少节,那里很明显证明耶稣是神,神有三位一体的属性。但是碰到没有读过圣经的我能怎么办呢?我还是没有做好,我当时从“输血”这个事情说起,说明耶见把一些律法上的事情变得更加多和严格以至于去控制信徒了(其实远不止此而且也不全面),然后开始简单说一些基督信仰的事情。

今天我写这篇Blog之前,我祷告神,我要上网找一些耶见的材料,希望神保守我的心怀意念。我在Wiki上面找到关于耶见的介绍,甚至上他们的官方网站去看。Wiki上的资料显示,他们的基本教义还是80%和我们的信仰一致,最起码都是提倡诸如“爱人如己”等的教导,不同的在于诸如耶稣的神性,还有那无中生有的耶稣降世之前是天使长的理论。他们有很多教条,甚至明文规定不能有婚前性行为、抽烟等恶习,这在教条比我们要严格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徒的外在表现可能比我们还好。

但是最不一样的乃是恩典,耶见是要赚取的,所以他们的信徒必须非常努力传福音,派发《守望台》杂志才能“得救”,据赫维特牧师描写他们的信徒还必须填写登记卡,好纪录功绩;我们很明显说恩典乃是免费的,白白得来的(但不是廉价的!!!),我们一切行为,包括去聚会、读经、祷告还有奉献,都是得救的结果,并不需要我们可以去“赚取”。

刚刚上Amazon看了一下,居然还有很多类似的诸如《逃离耶和华见证人》和《做耶和华见证人30年奴隶》等的书。

希望大家能够读一下这本书,以便“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15)。

赫维特牧师在最后一章特别提醒作为基督徒要如何面对耶见,但是要避免用圣经以外的国家律法(如对国旗敬礼,服兵役和输血等)来攻击他们,也鼓励作为基督徒要爱他们,为他们祷告,最好是当面祷告,让他们也能经历神的大能,因为我们的神乃是“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

关于国足的两个实质性问题

今天老婆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强烈建议央视,不要再播国奥的比赛了 -- 已经受够了!

老婆忍不住就说一句: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好意思收那些钱(指国奥队的薪水高)!

在一边切西瓜的老公平淡的问了两个问题,

1.是你的话,你要不要?

2.你要了钱,你踢不踢?

这两个问题下来,老婆只能给肯定的回答。答案就在这里。那么多骂啊、问啊,没有什么意思。活着,很多时候就得为两斗米折腰。至于折的腰是90度,还是180度,每个人看的都可能不一样。反正腰是折了,别人怎么说,折腰的人可管不了那么多了。


2008年8月6日星期三

徐传道关于预言的精彩解释

2008年1月

...
在伊拉克巴格達的攻擊將殺死25個以上的人,而在北部另一個攻擊將使幾十人受傷。暴風雪將襲擊日本,並可能阻礙了機場的運作。在巴基斯坦,它會增加一些衝突和穆沙拉夫將受到影響,該國將進入一個危險的情況下,將抗議活動遍布全國,如日中天的布托可能遭受攻擊,影響她的一生,這種危險會持續到3月底。
...

2008年3月

在美國俄亥俄州和堪薩斯州地區,將受到龍捲風侵襲,並可能導致死亡。在英國倫敦,攻擊事件可能會導致許多失去人的生命,同時也已經有嚴重的天氣變暖問題等。在巴西和其他國家著名的汽車公司產生危機,可能導致關閉。
...

昨天晚上的餐桌上,不知道是谁先说起预言,大家开始说地震,说某个网站的“地震吧”里面有预言,说奥运,说五福娃...我也把我说听说到的关于巴西一个预言家的预言搬上来,还煞有其事的:“据说,这个预言家说的预言都拿去做公证,应验之后再拿出来验证”...

大家都把所知表达得七七八八之后自然地把话筒交给徐传道,他一直只是微笑着,很配合地表现出一点对于这么多“预言”得验证的“惊讶”,这时他用一个轻松的方式把话题接过来:

“你们知道吗?我比你们很多人玩一种运动都要厉害 -- 就是射箭,我可以做到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真的!”有些人按奈不住就一个劲的问“真的吗?真的吗?”,我觉得徐传道的葫芦里面肯定卖点什么药,就等他说完。果然...

“因为我都是设完箭之后,再跑过去画上一个红心,这样就保证百发百中了!”大家都大笑起来。

的确,不管预言还是怎么样,只要我们在事情发生之后再去对,肯定能拉上一点什么关系。“那么公证这回事呢?”“只要我多去做公证,肯定有碰上对的一次嘛。”

是啊,网上报道的,都是那些已经被“验证”了的“预言”,会不会背后有一堆没有应验,根本没有人关心的呢?

本文开头就是从别人Blog上面摘录下来的一部分这个预言家的“预言”。我最早听到这个人的事情是在本年年初的一场饭局中,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却也没有留意有没有提及五月份在中国会发生灾难。

似乎“预言”都是这样,发生之前没有多少人会关心,发生之后各种各样的声音此起彼伏且乐此不疲。我又想起最近看一本介绍耶和华见证人的书,他们就多次预言耶稣再来,结果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他们自己的说法,甚至还要说自从1914年以来其实耶稣已经再来并且在地上掌权了,只是人看不见而已。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基督徒应该如何看待预言呢?预言是否存在呢?

这个问题徐传道很正经的解释道:圣经中的先知有三种,第一种已经不存在了,就是预言关于耶稣来临的先知,耶稣在公元前4-5年降生,之前旧约很多预言都指着他的来临;第二种先知是把圣经中的难懂的预言解释出来,让听众能够明白,其实如新约所说的,先知也是一种恩赐。(徐传道好像没有提到诸如使徒行传中像亚迦布之类的先知。

关于先知、预言一类,我本人是除了关于圣经中所记载的以外,其它都不管,因为--

“耶稣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你们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不要惊慌。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地震、饥荒,这都是灾难的起头。但你们要谨慎,...然而,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神迹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选民迷惑了。...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不知道,惟有父知道。...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要警醒。”(节选自《马可福音》13章)

主没有让我们去猜测、预言,只是让我们去警醒,传福音给万民。愿一切荣耀都归至高真神!阿门!

2008年8月5日星期二

爱是一种语言

这是咱家老婆的听道分享

中文、英文、德文、盲文……没有一种语言,可是世界通用!但有一种方式可是世界通用,那就是——爱!
“我们应当彼此相爱”!

“爱是什么?”
我们很难衡量爱是什么,但当爱临到你身上的时候,你一定知道,
而且可以感受到爱的威力有多大!

或许你已经看过———
在爱跟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脚踏实地、不怕失败
在爱跟赞美中成长的孩子——有安全感、懂得欣赏别人
在爱跟公平中成长的孩子——认识正义、可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在爱跟诚实中成长的孩子——接受真理、懂得分辨对与错
在爱跟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容易接纳别人、包容别人

我们成长于哪种环境?

中国人的民族性,就决定了大多数的中国人多疑、不信任周围的环境、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约翰福音 13:34
“你们要彼此相爱,象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 --约翰福音 15:12
神告诉我们——彼此相爱,爱人如己是很重要的命令!

为什么神要强调“彼此相爱”呢?
因为“彼此相爱”是神所喜悦的,“从此,就知道我们是属真理的,并且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稳” --约翰一书3:19
“我会为你祷告”——这真的很肤浅,“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 3:18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去爱人?可以爱的时候还是任何时候?如果我们自己都极需要被爱,我们还能去爱周围的人吗?
其实不是我们的爱不够,而是我们没有学会从神那里来汲取爱!
如果我们学会了从神那里来汲取爱,我们就会被爱滋润,被爱医治,并且在爱中成长!
“爱”容易讲,却很难做!

当地震来临,中国人的“爱”被空前激发,难道一定要等到痛苦来临的时候,才能激起我们这样的爱心吗?而这样的爱又能持续多久?

上帝要我们这样去爱——
不能只爱那些我们能爱的人,我们还要去爱那些不可爱的人!
不能只爱那些对我们有利害关系的人,我们还要爱那些没有能力帮助我们的人!
不能只爱那些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们还要爱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

我的小分享

我是一个随喜好走的人,喜欢的人我就多接触一下,不喜欢的人自然敬而远之!有一天,我跟老公从朋友(不信上帝的朋友)那里烧烤回来,我就跟老公说,我真想用话噎死那个我不喜欢的人,可一想到自己是基督徒,还是嘴上留情点。说完了,心里就有个声音响起“这合乎我的心意吗?难道你不该让他来认识我吗?”吐了吐舌头,自知理亏!

周日,徐传道就讲了这篇关于“爱”的信息!奇妙的上帝,属肉体的我虽不喜欢,但属你的我愿意寻求你的帮助!我们活着为耶稣基督做盐、做光,不是只做给喜欢的人看,而是要做给周围一切的人看!

愿我们在主内同得恩惠与帮助!

有点烦

今天是本周连续第二天在学校机房看书--<创新管理>(直译而已,原名Innovationsmanagement)。这门学科虽然是我Haupt的重点,考试和练习课都已经上完,但是真正看这本书还是第一次,大概也是第一次看这么大部头的德语书吧。

有点烦

不是说书的内容,内容固然包罗万象,加上德语语法,实在不容易读,所以我都带上逸豪借给我的商业周刊来解闷。

烦的是经常在这个机房里面一同学习的某个手机铃声,单调,但又重复,通常只有别人说我烦,别人烦到我还是不多,但是这个手机铃声...

打开张弟兄的信仰思辨博客,又有一篇更新,但是很长,没有耐心读完。他很直接很不客气地回答我的留言说“不是你数学差,而是你逻辑差”,在我看来,逻辑好通常数学也好,数学差,是因为逻辑差啊,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不过他比较注意里面的,我比较喜欢看到现象而已。

像我妈妈,我喜欢一些简单的东西,不喜欢复杂的东西;我老婆也是,所以我们将来的孩子会有很强逻辑吗?嗬嗬...真奇怪好像我们两兄弟都没有继承来自爸爸的好头脑,真是可惜以及浪费。

鹿丸说:“What a drag...”



怀疑岸本是不是也是处女座的,把鹿丸和卡卡西描写的真好,我也希望能舒适地躺在草坪上,数着天上飘过的云朵...

但是,那之前,我必须先忍受在这个似乎没有Silence Please规定的机房,还有我今天读书的目标...50页...

难道又要开始写博客了吗?

两年多以前因为写博客(岑的感恩苗圃)而吊到老婆,今天2008年8月5日,为了多尝试Google提供的各种服务,又在这里开了一个Blog。

几年下来博客事业发展的异常的快,不知道现在的msn spaces还有多少市场份额,反正随着myspace的兴起,人人都开始写了,国人比较热衷的有sina(海外校园的同工都在用)和qq(我老婆和她的朋友都在用),我从一年多以前就停止写了,由于懒的关系。其实在网络上写网络日志,不过有几种动机:为了招徕观众,达到群众效应,顺便给提供Blog服务的供应商带来可观的广告收益;写写东西发表意见,完全不顾有多少观众,完全自娱自乐。如果是个封闭的Blog,还不如回家写写日记,开放的话,又能有多少真实的可以曝露呢?

那我呢?

尝试已经不算是真正原因了,因为三年前开始写,关闭,再开,再停,比很多人都要早应用;或许很多事情做起来,开始做的时候都是不计较原因的,或许后来找到了原因,然后就停下来,或者做下去。成功的事情,都是做到最后的。目的?今天看是一个,后来回过头来看或许又变成另一个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分子,开心的活下去吧...

名字?

很想和老婆一起在这里写点东西的,所以本来有想过要用“岑岑&毛毛”,根据拼音,CC&MM我还凑成了Chinese Christian Multiply Massively(华人基督徒生养众多),但是还是觉得有点绕口,所以还是变成了现在这个好了,我觉得挺可爱的:)